为深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,2025年3月28日下午,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召开了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教学督导工作会议。会议邀请校级教学督导邹洪民教授和本院督导组全体成员出席,重点围绕全面梳理3月份教学督导工作落实情况和系统部署4月份督导重点任务两大核心议题展开,旨在持续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。
会上,副院长柳卉对三月教学督导工作展开系统梳理,并部署下一阶段督导重点任务。明确提出以全流程规范化督导为抓手,锚定教学流程优化与质量提升双目标。强调每月末召开专项分析会,通过成效研判与难点会诊。重点工作聚焦五大维度:推进毕业生资格预审核前置性工作、严控考试命题与考务关键环节、深挖教研项目孵化培育路径、完善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体系、构建教学质量多维评估模型。针对工作要求,柳院长强调以教育家精神铸魂,立足教育本源提高思想站位,注重人文浸润协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。
校级督导邹洪民就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听课质量评估作专项反馈。他从双维度展开深度剖析:教师授课层面,专业课教师构建的知识体系注重逻辑闭环,俄语课教师运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显著提升课堂张力,但存在教学模块衔接松散、知识呈现碎片化及教学文档标准化不足等问题,建议完善讲稿、构建教学设计;学生课堂表现层面,整体教学秩序呈现显著向好态势,学生离座频次和低头率显著降低,但存在前置性学习准备不足、即兴问答环节应答匹配度偏低等现象。他特别强调督导优化路径:一是课程思政元素应与专业教学内容形成有机耦合,建立基于学科特质的价值引领机制;二是建议督导组强化俄语、雅思教学等语言类课程的专项督导力度,构建涵盖教学准确度、课堂活跃度、目标达成度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,同时完善督导反馈的痕迹化管理。
最后,陈英杰院长掷地有声地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+数据驱动体系,以前瞻性布局的结构化课程设计为经,全周期覆盖的精细化学生管理为纬,辅以多维度思政融合,全方位提升学院教育教学品质内涵。